2023-07-27
在汉阴县蒲溪镇天星村的食用菌大棚,专家工作站工作人员汪兴华(右)进行技术指导。 本报记者 陈玮摄
本报记者 陈玮 通讯员 刘虎 冯友松
(相关资料图)
“近期多高温天气,要随时调控大棚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0℃至18℃。”
“菇房要经常保持良好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95%。”
……
7月12日,在汉阴县蒲溪镇公星村益康现代农业基地大棚里,来自专家工作站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博士李鸣雷,给群众上了一堂“夏季栽培食用菌如何降低染菌率”的实地教学课。
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沈涛介绍,近期,各专家工作站工作人员纷纷走进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授课,讲解“如何做好清沟排水,促进作物根系正常生长”“如何科学用药,加强病虫害防治”等群众关切的问题,帮助群众做好农作物田间管理。
近年来,汉阴县不断吸引外来专业人才,建好用好专家工作站,加强培育“土专家”“田秀才”,让本土人才“破土增香”,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源头活水”。
强化人才保障机制建设
“有了县上发的专家经费补贴,吸引人才更容易了。专家现场指导,解决了很多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汉阴县民享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蒲亚峰说。
人才队伍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贴心、暖心的优质服务,汉阴县用“店小二”式的服务,让人才享受到更好礼遇、更多机遇、更优待遇。
谈及“店小二”式的服务,陕西中昌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赵昌涛感触很深。他说,汉阴县新建的人才公寓和激励优惠政策解决了专业技术人才衣食住行、子女教育等急难愁盼问题,企业也得到了便利和实惠。
良好的机制是促进人才创业兴业的基础和沃土。汉阴县着力在人才安居、子女教育、卫生健康、创业扶持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形成“我负责阳光雨露,你安心茁壮成长”的服务理念和政策体系。
汉阴县委组织部部长冯子惬介绍,汉阴县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在人才引进、培养和优化人才创业兴业环境上出实招,相继出台了“吸引人才人口”“乡村人才振兴‘十大工程’”等系列政策,将“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为激活人才振兴“一池春水”注入了动力源泉。
培育“土专家”“田秀才”
“林下种天麻、技术靠老查。”一提到当地的“土专家”“田秀才”查海家,铁佛寺镇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
查海家是铁佛寺镇合一村的产业能人,天麻生产加工技术过硬。
“5年前,村支部书记冯友国了解到我有返乡种植天麻的想法后,随即带我去系统学习天麻的种植加工技术,还帮助注册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查海家说。
在查海家的带动下,合一村200余名群众参与从事天麻种植,通过林地流转、就近务工、种植天麻等方式提高收入,户均年增收3000元。
在汉阴县,像查海家这样的“土专家”“田秀才”有一大批。他们敢想、能干、有技术,在不同的产业领域中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培育一人、带动一片、致富一方。
“汉阴县在培训高素质农民上积极探索,采取了‘理论集中学+现场教学’‘农民田间基地培训’‘外出参观实地学’等方式,新建的4个农民田间学校和6个实训基地发挥了很大作用。”汉阴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沈涛介绍,多方联动培育“土专家”“田秀才”,为汉阴县乡村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2022年,汉阴县建设了13个乡村振兴培训基地,培育高素质农民及各类种植养殖人才3000余人次,培训乡村教师2501人次、乡村医生156人,开展了全产业链技术技能人才培训。
建好用好专家工作站
在汉阴县益康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富硒食用菌加工厂,即将晾干的木耳铺满了整个院子,工人们在包装车间分拣、称量、封袋,快递公司投递员在打包、装箱、粘贴投送信息。
“小木耳、大产业”的丰收场景,让该公司副总经理颜玉斌喜笑颜开。
“我做了多年的农业产业,依靠传统思维发展必然缺少竞争力,失败的风险很大,最重要的是要有技术人才。”颜玉斌介绍,汉阴县发放专家工作站建设经费补贴后,公司建起了专家工作站,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康农科院的专家,围绕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破解技术难题。
汉阴县嘉木田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也是建好用好专家工作站的受益者。公司负责人朱爱民介绍:“2021年我们就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现在专家团队有6人,指导建立了5个线上销售平台和4个实体店,成效很不错,年产值达360万元。”
谈及未来如何更好发挥专家工作站作用,朱爱民说,他计划把汉阴县几个茶叶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联系起来,升级建立“联盟体”专家工作站,既能有效降低成本,又能让专家们在茶产业发展上更高效地发挥作用。
截至2023年6月,汉阴县已建成市县级专家工作站12个、市级专家服务基地3个,引进博士及副高以上职称高层次人才31名……一个个专家工作站建成运行,一批批专业人才纷至沓来,构筑起支撑汉阴县乡村振兴的人才“雁阵”。
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在全县人才工作大会上表示:“人才是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着力构建‘引才、育才、留才、兴才’工作新格局,让广大英才在汉阴县顺心工作、舒心生活、安心发展,以人才振兴助力乡村振兴。”